教师善于和学生有效沟通,且注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可以以心换心,将心比心,在沟通中“交心”交流,起到很好的谈心效果,促进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一、沟通——以心比心
作为一名教师,能否用好交心这种方式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主要看你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了解学生是师生沟通的首要条件。如果对学生的进步不关心,对他们的冷暖疾苦不上心,必然缺乏交心的热情,即使问题摆在眼前也是“ 没什么可交的 ”。
如果你对学生说起话来藏头露尾或应付一番,学生是绝不会上心的,更不会向你吐真言。如果你一片真心,遇到挫折不灰心,克服困难有决心,待人接物不偏心,学生就会渐渐地与你贴心。
交心就是用真心去关爱、帮助学生,就是将心比心,以心交心,以心换心。
二、沟通——以情融情
交心,怎样坐在一块,说到一起?找学生交心,对方往往开始时并不注意你讲的道理,而是看你的态度和感情。如果不首先搭起感情的桥梁,心中却筑起一道无形的高墙,再好的道理学生也听不进去。
交心要交流思想,但首先要交流感情。教师和学生的交心活动既是心理上的沟通,也是感情上的交流过程,只有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良好的交心气氛,才能谈得拢、交得好。
为此应注意四个方面:
一是要热情谦虚。教师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板起面孔动辄训人。
二是要创造一种愉快的交心气氛。要善于从学生关心的事物及感兴趣的问题谈起,循循善诱地进入主题,用诚心搭起感情的桥梁,消除顾虑,解除拘束感,使思想交流达到情感相通,言语相容。
三是要集中注意力。交心双方视线要经常交流,教师要表现出对所交内容的关心和关注。
四是要耐心疏导。交心也是一种心理疏导,先动之以情才能导之,做到有气者来时先消气,急躁者来时你不急,无礼者来时你有礼,自己有错时敢认错。
同时在交心上,要因人因事而异,灵活多样,有的要开门见山,有的要引而不发,有的可以讨论商榷。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做起,起到增强交心的效果。
三 、沟通——以理服人
交心的目的是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提高认识水平,达到认识一致。错误的思想只能用正确的思想克服、战胜它,心中的黑暗只有用哲理才能驱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抓住一个“理”字,把道理讲透,用真理服人。
交心的力量和效果不在于教师的年龄、职务和权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讲出道理以理服人。交心时,切忌就事论事,不能讲虚理;切忌简单从事,只听到一点、看到一滴就评论是非,甚至以严厉的态度要学生服从,这样是得不到好效果的。
要以理服人,就要允许学生反复思考,提高认识,从学生的觉悟程度出发,让学生接受,交心才实在有力,达到预期效果。
四、沟通——疏导结合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疑虑不能单靠在会上解决,需要通过个别交心去消除。学生的思想基础、觉悟程度、知识水平、所处环境、性格特点都是各有差异的,疏通交心之路,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诚恳劝导,切忌简单急躁,急于求成,要不怕麻烦,象绵绵细雨、涓涓流水去接触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可采取“拉家常”的方法,由远而近,先轻后重,循循善诱地交;
对性情耿直爽快的,最好直接了当把问题点透,不转弯子,不兜圈子;
对觉悟较低、性格独特的学生要善于从对方的内心情绪和要求交起,先回避“烦恼”的问题,从侧面迂回曲折地引导。
总之,沟通有法,“交心”是目的。教师擅长与学生沟通交流,达到交心的效果,是一种心理疏导,也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育人智慧。教师要善于通过与学生“交心”,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附教师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
1、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以礼相待,在和女性家长沟通时要多进行情感沟通,让其知道自己对学生家长和孩子的关心,之后再沟通学生的优缺点就会顺畅很多。在和男性家长沟通时,只要实事求是、简洁明了就好,过多的啰嗦和寒暄反而会消磨男性家长的耐心产生反效果。
2、对于溺爱孩子的家长,情感共鸣是法宝。已经做了父母的老师可以以一个普通父亲或母亲的身份跟家长聊孩子的教养经验和困惑,如果是新入职的年轻老师,可以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与家长沟通孩子真正需要的成长环境。
3、对于难搞的家长要先积累证据。一件小事不足以让家长认识到自己孩子的问题。我们可以将这些小问题做详细记录,在一定的时间跨度里持续的问题更有可能引起家长的反思。
4、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可能会强势、自信,沟通时我们要先求同后存异。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可能会教育观念落后,打骂孩子或是不管不顾是多数,沟通时我们要唤醒家长的重视同时适当指导。
5、利用家长上放学接送孩子时简短的沟通也是与家长增进感情的好机会。
6、当孩子在学校受伤时,我们要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告知情况。同时我们要做好家长对你各种冷暴力或更加严重的言语暴力的心理准备。
7、无论和哪种家长沟通有一种方法是普适的:尽量大声地说优点,婉转地说缺点。
8、家长也有工作,尽量不在上班时间或是深夜电话沟通(紧急情况除外)。
9、学生成绩及优缺点不要在家长微信群里评价,可以电话或微信私聊。
10、指责家长的话一定不要说。学生的小问题小毛病尽量少请家长来学校,电话、微信沟通即可(屡教不改者除外)。
11、召开家长会时准备要充分,接待家长要热情。开家长会时,不搞公开批评,班主任老师要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在校表现,但不可把家长会开成一讲到底的“一言堂”。家长会过程中要考虑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家长发发言,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或征求一下家长的意见。
12、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并在作业的批改、班务的管理上,学生活动的组织等方面要认真负责,要让家长通过这些行动看出你的能力水平,你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让家长充分相信你,觉得把孩子放在你手里放心,从而支持你。
总之,教师在与家长沟通交流时要真诚友好,不卑不亢,把自己对学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深切地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他的孩子,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和发展,那么我们工作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从而获得较好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940198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