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瞄准方法是看线,而不是看点。这样做的优点在于,我能在线内做各种杆法,只要球不离线。
2、大部分人认为自己能一杆清台的时候,其实都是在骗自己。
3、很多难球,不是打不进,而是没打准。
4、大部分打不准球的原因,不是点瞄的准不准的原因,而是出杆的原因。
5、没必要总去练习捅瓶,你把瓶捅好了,出杆也不一定直。建议不要作空发杆练习。
6、母球在加塞后(强塞除外),没有碰到库边之前,几乎不影响母球分离角度。
7、底杆缩的远不远,不在于你的瞄球点底不底,而是发力实不实。
8、打不出底杆或打不出强烈底杆的大部分原因不是因为球杆,而是你的技术不够。
9、打十六彩,没必要把腰下的太底,下巴也没必要贴着球杆。把头抬起来点,你的视野和方向感会更强。
10、打十六彩时,大臂不一定非得不动,特别是下软塞推杆时。
11、练习对角底袋直球,不如练习边裤底袋直球,意义不在于练习准度,而是在于练习出杆。
12、当技术不稳定的时候,不要太注重局部,如手腕,握杆等,建议注重整体的舒适度。
13、练球时间跟据自己身体情况,不宜过长,否则越练越累,越练越不稳定。可以一天分成若干段练习。
14、有时用打杆跳球的时候跳不起来,别以为你的技术没做到位,是因为你的皮头太软。
15、水平突然间下降,也许你是要涨球了,别急,过几天再打球看看。
16、打十六彩讲研“势”,下过围棋的人都知道,其制胜之道不在于计较几个棋子的得失,而是在于占势。放弃几个棋子,是为了获得全局的控制权。十六彩如棋,越是高手,对“势”的掌控越是精深,非常不好的球势,他们往往一杆就能占尽优势。
17、进攻清台先入为主的思路,其实就是想方设法尽快解决困难球,留好球过度。
18、有些时候,让母球贴库,比任何防守都好。
19、当你清不了台的时候,你的球剩的越少,优势越少。
20、不要轻信那些伪高手的话,那样可以让你走不少弯路。适合自己的技术才是最好的技术。
21、赛前热身的时候,可以穿个外套,等正式比赛再脱下来,这样更利于热身。
22、赌球不练技术,练的是心理,不是打球心理,跟球没关系,练的是不要把钱看的太重。练球还是系统的去学习,合理的安排训练方案。
23、一副新球或用抹布刚刚擦过的旧球,和普通的球不一样。如果有人跟你赌钱,他要了这样一副球,那你得注意了。慢慢体会吧。
24、打十六彩时,放松很重要。
附台球发力技巧
台球想做到匀速出杆,需要先摆正击球动作,小臂尽量与地面保持垂直状态,杆头要对准球的中心位置,距离为5毫米最佳,出手时候要用小臂发力,大臂保持不动,不可一味使用蛮力,用控制住出手的力度。
台球出杆时机的把握
在出杆之前,要先摆正自己的击球姿势,小臂与地面呈垂直状态,前手放在桌面之后要保持不动,这才不会影响到出杆之后球的前进方向。出杆时机的把握,要根据现场情况随机应变,在击球姿势摆正之后,杆头对准球的正中心,握杆不能过紧,也不能过于放松,运杆时尽量放松,出杆时可以适当加大握杆的力度,确保出杆之后球杆不会飞出,出杆时,要保证杆只能前后运动,几乎没有上下波动或者左右波动。
注重细节能够让杆出手得更稳
在瞄准球的位置之后,在出手之前先来回运杆三次,这里不能单纯的在数够次数之后就马上出杆,尽量让自己的这三次运杆前后的幅度以及力度保持一致,然后用小臂发力,出杆要想保持稳住,需要控制好发力手的稳定性以及出杆速度,这需要球手平时多进行训练,掌握一套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杆在前进之时,除了小臂之外,身体各部位尽量保持稳定,在球杆击到球的中心之后,切不可马上收杆起身,防止突然起身影响到球台上球位置的变化。
总结
新手要做到匀速出杆,需要有一套标准的姿势,注重出杆前,出杆时以及出杆后的细节问题,稳定的出杆需要球手控制住出手力度,适当的力度能够让出杆变得更加稳定。
附桌球高中低杆打法
母球的击点:
大家都知道,控制母球走到自己理想中位置是靠杆法和力度来实现的,不同的杆法是根据球杆击打母球不同位置而产生的。那么母球上究竟有多少个击点又究竟可以产生多少种杆法呢?
理论上有N个击点可以产生N种枪法(N≥1K)。所以说可以把母球象钟表一样分成十几个点云云的时候,偶也在骂。的确,母球细分的话至少会产生二十个以上撞点。但,有些击点几乎是用不到,而且也无法击打的那么精确,同时产生的效果也不会非常明显。所以,为了让我们的思路变的清晰简单透彻点,希望大家接受下面几个概念。
1.母球有很多击点会产生很多效果,但最基本的枪法只有五种。
2.中杆,高杆,低杆,中高杆,中低杆。(偏杆下塞的打法本节暂不讨论)
3.所有的基本枪法都发生在母球垂直台面的中线上。
4.凡是击点不在母球竖中线以内都会产生偏塞.亦就是向左向右或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等旋转。
5.偏塞的概念只有在母球吃库后才可以完全实现。也就是说,母球在不吃库的情况下是没必要用偏杆下塞的。
概念理解:使用以上五种基本杆法完全可以控制母球走至台面任何位置.所需要的只是杆高一点或低一点.也就是说,当你面对的角度距离不同时,适当调整母球击点的高低而不是下偏塞来达到母球走位的目的.
下面详细讲解各种杆法下母球击打目标球后与目标球所产生的分离角关系
1.非直线球.
中 杆-最基本杆法,大多数击打情况下首选杆法。理由,击点厚实,走球不飘。分离角度为九十度(根据发力大小和距离远近角度
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需要自己细心体会)击点位置,目测到母球中心稍偏下方。通常眼睛看到的母球中心点实际上要高出一点。
高杆-常用杆法,使用时母球会产生向前的旋转,分离角度为锐角。杆越高发力越大分离角度越小。
中高杆-常用杆法,中杆与高杆之间位置统称中高杆,根据击点高低不同发生原理同上。
低 杆-常用杆法,使用时母球会产生向后的旋转,分离角度为钝角.杆越低发力越大分离角度越大。
中低杆-常用杆法,中杆与低杆之间位置统称中低杆,根据击点高低不同发生原理同上。
2.直线球.
所有基本杆法使用在直线球时均无分离角.依杆法的不同在同一轨迹上产生同向或反向的直线或直线延伸运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940198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