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小时候最早听说先农坛是因为这里有个先农坛体育场。而且虽然知道这里和农业有关,但是一直没有到这里参观过。
这次利用清明假期到这里参观了一下,才感觉到来得太晚了。
透过参观(包括下面拍摄的这些照片),我有了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是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农耕,明清两代定都北京后,更是进一步完善了皇家躬耕的制度。而先农坛正是承载了这个功能的核心场所。
二是清朝皇帝比农耕出生的明朝皇帝更加重视躬耕,尤其是清朝的雍正皇帝更是这方面的典范,这与固有的农耕王朝和游牧王朝的文化习俗形成了鲜明反差。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但凡盛世的时候皇帝都是重视农耕、愿意来躬耕的(而不是派官员代耕)。
三是皇帝躬耕有严格的礼仪和规矩,而且像清朝的皇帝还会在丰泽园进行演耕,这也是超乎想象的,足见他们是真重视农耕。同时,躬耕日一般选择在仲春亥日,大概在三月中下旬的样子(欢迎专家来纠错,公历时间是我推测的)。
四是皇帝们不仅躬耕,还要求大臣们一起在先农坛耕作,为此先农坛里面还建设了专门的观耕台,观看三公九卿来农耕。
五是皇帝和大臣们耕作的农田有一亩三分地,这次去参观时仍然看到了保留的躬耕田种了麦子。之所以是一亩三分地的大小,据资料介绍有两种说法(说法1:古人把数字一、三、五、七、九归为阳数,皇上九五之尊之身肯定属阳,皇上要亲耕但又不能太劳累。所以就取阳数的一和三来表示一下,这就形成了“一亩三分地”。说法2:当时的中国一共划分了十三个行政区,所以,就取了“一”和“三”来作为“耤田”面积。这个欢迎大家自己去考证)。
所以,参观完先农坛,让我更加感受到了中国人对于农耕的重视不是偶然的。
最后想说,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植树节,近几年又有了丰收节,其实个人还憧憬着也有着类似的耕种日,让全国老百姓能够进一步重视农耕,重农爱农,珍惜粮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940198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